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/ 分类-学中医咨询 / 正文

中医基础方剂学48讲解

tu.jpg

中医基础方剂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,以中药为原料,经过配伍、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,方剂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探讨、实践总结和临床应用,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医基础方剂学进行讲解。

方剂的概念与分类

方剂是指以药物为主要成分,经过配伍、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疗效的药物,根据方剂的组成和作用特点,可以将方剂分为以下几类:

1、解表剂:主要用于外感风寒、风热等病证的治疗,如桂枝汤、麻黄汤等。

2、清热剂:主要用于内热引起的病证的治疗,如白虎汤、石膏汤等。

3、泻下剂:主要用于湿热积滞、肠胃积滞等病证的治疗,如大黄汤、芒硝汤等。

4、和解剂:主要用于肝郁气滞、脾胃不和等病证的治疗,如逍遥散、香砂六君子汤等。

5、温里剂:主要用于里寒外感、阳虚内寒等病证的治疗,如四逆汤、理中丸等。

6、补益剂:主要用于气血两虚、脾肾阳虚等病证的治疗,如六味地黄丸、归脾丸等。

7、安神剂:主要用于心神不安、失眠多梦等病证的治疗,如甘麦大枣汤、安神补心丸等。

8、祛风湿剂:主要用于风湿痹痛、关节肿痛等病证的治疗,如独活寄生汤、秦艽饮子等。

方剂的基本构成与配伍原则

1、基本构成:一个完整的方剂通常由四味药组成,称为“四逆”,即主药和辅药各一对,也有由三味药组成的“三逆”,如小建中汤就是由桂枝、芍药、甘草三味药组成的,还有由五味药以上的复方,如《金匮要略》中的大建中汤就由八味药组成。

2、配伍原则:中医方剂的配伍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

(1)性味相合:药物的性味应该相互协调,以发挥最佳疗效,如寒热相济的方剂能更好地治疗寒热错杂的病证。

(2)功效互补:药物的功效应该相互补充,以达到综合治疗的目的,如清热解毒的方剂中常含有滋阴润燥的药物,以防止清热过头导致阴液损伤。

(3)用量适当:药物的用量应该根据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,以避免过量或不足而影响疗效,如治疗高血压的方剂中,应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调整药物的用量。

(4)用药安全:药物之间应该避免相互作用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或副作用,如某些药物在同一方剂中同时使用时,可能会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,影响疗效或加重副作用。

方剂的应用方法与注意事项

1、应用方法:方剂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煎煮法、浸泡法和蒸馏法,煎煮法是最常用的方法,即将药材放入锅中加水煎煮,然后过滤去渣,取汁饮用,其他方法如浸泡法则是将药材放入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饮用;蒸馏法则是将药材放入蒸馏器中蒸馏提取药物成分后饮用。

2、注意事项:在使用方剂时,应注意以下几点:

(1)遵医嘱:患者在使用方剂时,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,不得自行增减药物用量或更换药物品种。

相关文章

杏林教程.女性生殖与健康知识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5521号-2.免责声明: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(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/文章/评论/图片引用),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。若有侵权,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,可联系用户或本站,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