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中医诊断学考试背诵资料】
基本概念
1、中医学: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,运用自然界和人体的规律,研究人体生理、病理、诊断、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一门学科。
2、中医诊断:通过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法,全面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,确定病因病机,从而制定治疗方案的过程。
3、辨证论治:中医诊断的核心方法,通过对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,辨别出病因、病位、病性、病变程度等,进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四诊法
1、望:观察患者的面色、舌苔、脉象等,以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盛衰,主要包括望眼、望舌、望面、望身、望步态等。
2、闻:通过听声音、嗅气味等方式,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状况,主要包括闻声、闻味、闻气等。
3、问: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生活习惯等,了解病情及其发展变化,主要包括问诊、问因、问治等。
4、切: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、肌肉、皮肤等,了解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状况,主要包括切脉、切肌、切皮等。
常见病症分类
1、外感疾病:由外邪入侵引起的疾病,如感冒、风寒湿痹等。
2、内伤疾病:由内脏功能失调或情志所伤引起的疾病,如肝郁气滞、心脾两虚等。
3、五官疾病:涉及耳鼻喉眼口等器官的疾病,如鼻炎、扁桃体炎、青光眼等。
4、皮肤病:涉及皮肤及其附属器官的疾病,如湿疹、痤疮、白癜风等。
5、消化系统疾病:涉及胃、肠、胆、胰等器官的疾病,如胃炎、肠炎、胆囊炎等。
6、泌尿生殖系统疾病:涉及肾、膀胱、前列腺等器官的疾病,如肾炎、尿频、前列腺炎等。
7、神经系统疾病:涉及脑、脊髓、神经节等器官的疾病,如头痛、癫痫、帕金森病等。
8、血液系统疾病:涉及造血器官的疾病,如贫血、白血病、血小板减少症等。
9、内分泌系统疾病:涉及内分泌腺体的疾病,如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。
10、免疫系统疾病:涉及免疫器官和细胞的疾病,如风湿性关节炎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常用药物
1、中药:指用植物药材制成的药物,具有调和阴阳、扶正祛邪的作用,如人参、黄芪、当归等。
2、西药:指用化学原料制成的药物,具有明确的成分和作用机制,如抗生素、止痛药等。
3、针灸: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,调节经络气血,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,如足三里、合谷等。
4、推拿按摩:通过手法操作特定的部位,调节气血运行,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,如肩颈推拿、腰椎推拿等。
5、拔罐:通过在特定部位放置罐子,产生负压吸引作用,达到疏通经络、消肿止痛的目的,如背部拔罐、腰部拔罐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