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/ 分类-生殖健康教育 / 正文

体寒导致气血不足?女性体寒如何改善

  很多女性一年四季都是四肢冰凉,怕冷,这是体寒的症状,女性体寒影响很大,会导致女性容易出现气血不足,甚至有肾虚的情况,危害女性健康,要及时的改善女性体寒,那么女性体寒如何改善呢?下面专家来为大家支招改善女性体寒,一起来看看吧。

想要改善体寒,可以试试这几招:

1、艾灸改善体质

通过艾灸来改善体质是一种比较可行的办法,只要坚持艾灸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艾灸带来的效果。艾灸如果掌握技巧,并不是一定要到专业场所才能做,自己在家里也可以安全地进行艾灸。当然在艾灸之前,一定要学习掌握技巧,以免烫伤。

利用艾灸选择合适的穴位,长期坚持,对于改善寒性体质具有很明显的效果。一般选择以下几个穴位。

关元穴:在下腹部,身体的正中线上,脐下3寸的位置,从脐中往下量四个手指宽度就是了。对女性来说,这个穴位可尤为重要,因为“女子以血为本”,而关元穴主要是蓄血之用,足太阴脾经、足厥阴肝经、足少阴肾经与任脉均交会于此。

神阙:神阙就是肚脐,脐带被剪断后,人的先天神明就缺失了,所以名为神阙。此穴也很重要,灸时可在肚脐里放盐,或覆盖上姜片,也有放附子饼的,目的就在于透热散寒。

气海:气海穴就在肚脐和关元穴的中点处。这个穴位常和关元穴配合使用,能弥补先天的阳气不足,什么脾胃功能、消化功能、肝气不舒、血液瘀滞、肚腹冷痛、痛经等常见病,艾灸都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
三阴穴:三阴交在小腿内踝上三寸,为肝经、肾经和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之所。艾灸此穴有从阴引阳之意,阴阳平衡嘛,从阴处把阳引进来,使其平衡,一旦平衡,女性常有的腰膝酸软、白带增多、月经不调,都可以得到治疗。

2、足三里

足三里在小腿外侧,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缘1横指,此为养生第一大穴,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,多气多血,灸这个穴位可以增加胃肠蠕动,强壮脾胃。

这些穴位都是较常用到的穴位,我们也提到过很多次,自己操作起来也方便,点一根艾条,在离穴位两厘米的地方熏灸,有温热感,皮肤出现红晕就行了,每穴灸个十五到二十分钟,能起到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。

2、生姜暖身

想要从身体内部提升温暖,利用生姜是良好的手段之一。生姜是一种温性食材,能够给人体带来温暖,平时要利用也非常简单。比如可以用生姜和红茶泡一杯生姜红茶,或者可以加点蜂蜜做成生姜蜂蜜水,甚至可以加入点心食材中。不但美味又能轻松摄取,对改善体内寒冷有良好功效。

3、泡温水澡

想要让全身暖起来,回家后泡一个温水澡是很不错的做法,不但能够消除疲劳,还有助于暖身。由于进行半身浴容易让肩颈部受寒,因此可以先用淋浴温暖肩颈部,再进入温度约38-40度的浴缸中泡澡。还可以选择一些活血的材料或者入浴剂一起食用,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改善体寒。

4、巧用保暖用品

冬季很多女性都喜欢“要风度不要温度”,衣服如果穿得太少,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段,身体都难以抵挡寒冷的侵袭,因此,穿足够的衣服是保持身体温暖的第一步。此外,还可以利用一些保暖用品,比如贴在腹部保持腹部温暖的暖宝宝,一个暖手的热水袋,晚上睡前暖床的电热毯等,当然在使用时,也要注意电器和取暖用品的安全使用,避免发生意外。

5、多喝热水

多喝热水,少喝冰水、冷饮、雪糕之类的东西。喝热水对女性来说绝对是百益而无一害的,可以帮助女性抵御寒冷。

6、多喝红糖水

经常喝一些红糖姜水。红糖姜水绝对是一个驱寒、补血的好东西。

对于体寒的女性来说,想要改善体寒的情况,可以试试以上介绍的方法,使用艾灸、生姜暖身、泡温水澡、巧用保暖用品、多喝红糖水,都是能够驱寒、补血,改善体寒的,同时女性在日常注意身体保暖,避免会出现体寒的情况,以上介绍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

相关文章

杏林教程.女性生殖与健康知识网站地图湘ICP备2021005521号-2.免责声明: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(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/文章/评论/图片引用),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。若有侵权,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,可联系用户或本站,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