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/ 分类-学中医咨询 / 正文

一学就会的中医脉诊歌诀

tu.jpg

中医脉诊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,来判断病情、辨证论治,脉诊歌诀是脉诊过程中的一种简便方法,通过口诀的形式,帮助医生快速掌握脉诊的技巧,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【一学就会的中医脉诊歌诀】。

1、三指关:无名指尺侧,代表肝脾肾;食指关前,代表心肺胆。

2、关前关后:关前为气,关后为血;关前滑利,关后涩滞。

3、大小鱼际:大鱼际在掌心,小鱼际在掌根;大鱼际主气,小鱼际主血。

4、尺沉尺浮:尺部沉为寒,尺部浮为热;尺沉主里,尺浮主表。

5、寸短寸长:寸部短为阴虚,寸部长为阳盛;寸短主寒,寸长主热。

6、脉细脉粗:脉细为气虚,脉粗为气实;脉细主寒,脉粗主热。

7、脉弦脉紧:脉弦为肝郁,脉紧为心悸;脉弦主痛,脉紧主惊。

8、脉滑脉涩:脉滑为痰湿,脉涩为血瘀;脉滑主气滞,脉涩主血虚。

9、脉数脉迟:脉数为热盛,脉迟为寒凝;脉数主风,脉迟主湿。

10、脉弱脉强:脉弱为阳虚,脉强为阴盛;脉弱主气虚,脉强主气盛。

11、脉长脉短:脉长为阴盛,脉短为阳虚;脉长主水,脉短主火。

12、脉散脉结:脉散为气虚,脉结为血瘀;脉散主风,脉结主湿。

13、脉洪脉濡:脉洪为湿热,脉濡为湿寒;脉洪主风,脉濡主湿。

14、脉实脉虚:脉实为邪实,脉虚为正虚;脉实主火,脉虚主水。

15、脉动脉静:脉动为气机失调,脉静为脏腑功能正常;脉动主病,脉静主安。

16、脉快脉慢:脉快为邪盛,脉慢为正衰;脉快主风,脉慢主湿。

17、脉外感内伤:外感为风寒暑湿燥火,内伤为饮食不节、情志失调;外感主病,内伤主病。

18、五脏六腑:五脏为主脏,六腑为副脏;五脏主管气血阴阳,六腑主管津液代谢。

19、气血阴阳:气血为主体,阴阳为根本;气血平衡为人健康,阴阳失衡为人疾病。

20、病因病机:病因为人内外因素,病机为人脏腑功能失调;病因主导病位,病机主导病势。

21、辨证论治:辨证为人对病情的认识,论治为人对病情的治疗;辨证主导治疗方案,论治主导治疗方法。

22、治疗原则:扶正祛邪、调和阴阳、疏通经络、调整脏腑、养护生命。

23、治疗目标:恢复气血阴阳平衡、消除病因病机、提高机体抵抗力、延缓衰老进程。

通过以上【一学就会的中医脉诊歌诀】的学习,相信大家对中医脉诊有了初步的了解,要想真正掌握中医脉诊的技巧,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、深化理论,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学习中医有所帮助。

相关文章

杏林教程.女性生殖与健康知识网站地图.免责声明:用户在本网站上发表的全部内容(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/文章/评论/图片引用),文章仅供免费阅读参考。若有侵权,版权个人或单位不想本网发布,可联系用户或本站,我们将立即将其撤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