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通过对病人的望、闻、问、切等四诊方法进行分析,从而判断病人的病情和病机,为治疗提供依据,在现代社会,随着科技的发展,中医诊断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,本文将对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格式进行简要介绍,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。
1、标题
标题应简洁明了,准确反映论文的主题,一般采用中文标题,避免使用英文缩写和拼音,标题中的关键词应与论文内容密切相关,有利于检索。
2、作者
作者是指对论文内容作出主要贡献的人,作者姓名的顺序应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,对于多个作者的情况,应在第一作者姓名后面用逗号隔开,再写上其他作者的姓名,如果有通讯作者,应在作者列表中注明。
3、机构团体名称
在论文中引用机构团体名称时,应写全称,并在后面加上所在城市或省份,如果是国际组织或外国机构,应写全称,并注明所在国家或地区。
4、期刊名称、卷号(期号)、起止页码
对于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,应注明期刊的名称、卷号(期号)和起止页码,卷号(期号)是指期刊内的某一卷或某一期,起止页码是指文章在该卷或该期中的起始和终止页码。
5、出版年份
出版年份是指论文发表所在的年份,应按照年-月-日的顺序书写。
6、摘要
摘要是对论文内容的简要概述,通常不超过300字,摘要应包括研究的目的、方法、结果和结论等内容,同时要突出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贡献,摘要应独立成文,不列入参考文献列表。
7、关键词
关键词是指能够反映论文主题的词或词组,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,最后一个关键词前不加分号,关键词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检索价值,能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。
8、引言
引言部分应简要介绍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,以及前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,引言应突出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,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,引言部分不应列入参考文献列表。
9、正文
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,包括绪论、理论框架、研究方法、实验结果、讨论和结论等章节,正文部分应详细阐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,数据准确无误,逻辑严密清晰,正文部分应列入参考文献列表。
10、参考文献
参考文献是对论文中引用过的文献的详细记录,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应按照国家标准GB/T7714-2015《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的规定进行排列,参考文献分为书籍、期刊文章、会议论文、专利标准和电子文献等五类,每类参考文献均需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著录。
11、附录
附录是对论文中不宜放在正文中的信息进行补充说明的部分,如数据表、图示、计算公式等,附录部分可以列入参考文献列表,但需要在正文之后进行标注。
中医诊断学参考文献格式要求严谨、规范,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,为相关研究提供便利,希望本文能为广大中医学者提供参考和借鉴。